水产篇

水产篇

家畜篇

家畜篇

家禽篇

家禽篇

宠物篇

宠物篇

带你了解对虾弧菌

分类:
水产篇
2023/03/13
【摘要】:

说到对虾养殖,就不得不提弧菌问题,弧菌会造成对虾红腿病、黑斑病、白便、肝胰腺坏死等问题,说弧菌是对虾养殖中的头号杀手,一点儿都不为过,稍有不慎就损失惨重,养虾人几乎都“谈弧色变”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弧菌。

弧菌是什么?

弧菌是海洋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,种类很多,环境中普遍存在,无法彻底根除;环境、体表、肠道中等都有弧菌的踪影,可以说弧菌与虾始终相伴。弧菌是一个伪概念,并不特指某一种细菌。我们常说的弧菌其实是一类有许多近缘关系、却又有其自身特性的细菌的统称,分类学上将其归为一个属,即“弧菌属”。TCBS上的培养:

(1)常见的绿弧菌有:副溶血弧菌、创伤弧菌、拟态弧菌、坎贝氏弧菌等;

(2)常见的黄弧菌有:溶藻弧菌、哈维氏弧菌、鳗弧菌、河弧菌、霍乱弧菌等。

二、弧菌都是致病菌么?

不是所有的弧菌都会使对虾发病,只有一部分弧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。弧菌多为条件型致病菌,引起对虾发病往往是由于环境条件恶化、致病弧菌达到一定数量、对虾免疫力下降(尤其肠粘膜损伤)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后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爆发。大数据统计目前虾病大多数(非绝对)跟弧菌数达到10^4 以上相关

三、常见对虾弧菌病

1. 副溶血弧菌

副溶血弧菌感染对虾的疾病较多,如红腿、黄鳃、断须、额剑等。副溶血弧菌常会继发或并发一些病毒病,从而导致大批量的死亡(死亡很大程度是因为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影响)。

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理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
(1)产生溶血毒素,溶血毒素具有直接溶血性,可使对虾多种细胞发生溶血,溶解对虾血液、细胞致死;

(2)肠毒素作用,造致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,回肠糜烂,胃粘膜炎,甚至肝胰脏、消化功能紊乱;

(3)产生脲酶,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,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;

(4)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,生长速度慢,以致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。

2. 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

研究发现,导致该病是一种具有两种毒力因子PirA、PirB的弧菌感染引起的,其中大多数是副溶血弧菌,也有发现少数的弧菌是哈维氏弧菌。该病发生后呈现发病范围广、速度快、发病季节不明显的特点。从症状上看,多表现为空肠、空胃、偷死等症状。肝胰脏肿大,质地松软,出现肝胰脏明显萎缩。对虾发病期间,通常在池塘水在缓慢流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,失去食欲,空肠空胃,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,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,从发病少量到排塘,时间最短仅2~3天。

3. 哈维氏弧菌

哈维氏弧菌在TCBS培养基上检测呈现黄色,是虾苗的荧光病的菌原之一。对虾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发病初期,幼体活动能力减弱,游于水中的中下层,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,摄食减少或不摄食,身体发白,频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。成体发病先是头胸部、腹部的腹面发荧光,严重时全身发光。育苗场中常见,尤其到了仔虾阶段。

4.坎贝氏弧菌

生长最适温度15-35℃,在TCBS培养基上检测呈绿色菌落,能发荧光。感染病虾活动力减弱,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,或沉底不动,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;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;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。个体消瘦,甲壳与肌肉间空隙大;头胸甲心区上方由原来的清色透明变为白色,后期变为淡桔红色,形状为三角形。主要的症状是附肢变红,游泳足早变红,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。

5.溶藻弧菌

  该菌感染对虾多发生在夏季,在水温25℃—32℃容易流行,感染虾苗时可导致虾苗的幼体菌血病,对虾的部分红体病、白斑病也是溶藻弧菌所引起。溶藻弧菌感染对虾发病主要取决于宿主,宿主所在的环境,菌本身之间的关系,致病过程包括粘附、侵袭、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一系列过程。

6. 高致病性弧菌

“玻璃苗”典型症状:患病虾苗表现为活力降低、厌食甚至空肠空胃,虾体消瘦、暗浊;肝胰腺轮廓模糊、组织解体萎缩、颜色变浅呈淡黄色,甚至肝胰腺区由正常的饱满褐色组织变为空白的玻璃化状态,进而使得头胸甲区域甚至腹部呈现瘦小、苍白、暗浊状态。“玻璃苗”是高致病性弧菌分泌的毒素导致的,并且该毒素毒力极强。“玻璃苗”病原并非某一种特定弧菌,而是能分泌该毒素的一类弧菌,单纯检测弧菌并不能严格鉴定,目前已找到指导弧菌分泌毒素的特异性基因,并且研发出检测该基因片段的试剂,帮助检测“玻璃苗”。
弧菌一旦大量繁殖和爆发,往往难以应对,造成严重经济损失。所以选苗时做好弧菌筛查,养殖过程定期抽查,严防超标,做好养殖环境监控,提前干预,都尤为必要。华峰生物的对虾病原体PCR检测,采用PCR-荧光探针法,特异性强、灵敏度高,其检测限低至几个拷贝,可以帮助养殖企业了解对虾弧菌携带情况及含量,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,避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。